- 性别
- 保密
- 精华
- 阅读权限
- 20
- 收听
- 听众
- 注册时间
- 2008-11-2
- 最后登录
- 1970-1-1
|
9#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008-11-5 01:11:33
|
只看该作者
机油使用要领谈2 F# [5 K; A9 x+ E
+ J$ K7 j3 A7 `# `1 e0 u$ d
1、要按车车的实际工况更换机油,不要迷信“XXXX公里”一换的说法。# I$ {: j& D7 ~3 R5 t5 T
M. p! q* |/ \& N. u这对初驾者来说非常困难,因为他们没有多少驾驶经验,不能从车的行驶工况作出准确判断,只能盲从于车商或说明书的“XXXX公里”一换的说法。其实不管车行驶了多少公里,只要是感觉到换档不顺、噪声变大、热车怠速降低、加速性能下降或机油变黑等综合指标的下降,就应该换油了。! S8 _4 B6 w6 U* h! L. w4 C/ x: `
+ P5 b/ |, s B2、要按季节分别使用冬季和夏季油,不要跨季节使用。0 A1 m/ W) a& }3 W+ }
1 _6 k# @. F' c
虽然市场上很多油(包括一些国际名牌)都标明该油可冬、夏两用(如10W40或更宽),但这只是商家的一种商业需要。如果有谁相信鱼和熊掌能兼得的话,那你就大胆用吧。
0 _( g" E' u5 r. X. ^* c0 S6 j2 {% t4 }) _9 d% U
3、要自己选择合适的机油,不要轻信车商的专用油。0 B) [% Q% h* {$ q4 A; }
# k$ q- `: K0 F5 b+ L购车时任何一位车商都会向客户强调使用专用油的必要性,甚至有车商以不加他的专用油就不给保修要挟车主。我告诉你:很多车店的专用油就是几元钱的东西,只不过JS在外帖一个“XX车专用”的标志而已,现在你就明白为什么车商一定要你加他的专用油了。# M5 M3 e1 A( r% F' u
/ a A b3 O4 w' l7 m
4、要按车况选油,不要盲目跟风。
! `" u2 T, C. d4 S/ W: i& V1 Y
u" J+ D' p3 I5 d1 o( m机油按基质可分为植物油、矿物油和合成油三大类。植物油只在特种场合使用,普通摩托车都使用矿物油,中高档车使用合成油。如果你的车已接近报废,就没必要使用高档油,那种想用高档油(包括各种添加剂)延长车辆使用寿命的想法就如同给八旬老汉吃人参就可返老还童一样不切实际。既使是合成油大家也不要过于迷信,它的性能确实在某些方面比矿物油强,但决不是立竿见影的,把低档车加注合成油过名车瘾的想法是行不通的。名车就是名车,除非你相信自己造一辆车加上合成油就可以在F1比赛中拿冠军。好机油就像人的营养餐,够了就行,不要过剩,保你延年益寿。
3 t' n- x+ A- V8 Q5 n- d4 E& e* E3 L: f
5、要用摩托车机油,不要错选汽车机油。
+ A* z! V3 g! v& R, g$ ]! W4 N e# g0 G4 h
按用途可把车用机油分为摩托车机油和汽车机油两大类。由于润滑方式、工作温度及功能各不相同,决定了摩托车不能用汽车机油。有的车主误用了汽车机油(或普通机油)以后没发现有什么明显的问题便得出一个结论:机油可以随便加。其实,这种影响是长期的。就如我们人吃东西时必须讲卫生,但叫化子经常吃脏东西就没见他当场死亡一样,不过人们都相信:叫化子不长寿。
7 T' A) B1 c+ ] u( X5 N8 Z; X; v( Q$ H4 ~5 C. N2 y- X, x2 W
6、要按发动机的工作方式选用机油,不要二冲机和四冲机通用。" K- K$ k+ a6 [8 U9 E6 p) e/ M
6 j$ G' y0 I: {1 o
二冲机和四冲机的原理不同,润滑方式也不同,所以,各位不要错选机油。8 g( n V7 w6 T" q$ P
0 }- z3 C& U8 l* S( `* N% i- s
7、要按量添加,不要多多益善。7 H3 M0 [- V0 v9 q7 d0 p
6 w4 l. ?( G. W$ c
有的车手认为,机油越多越能改善润滑及散热条件。其实不然,机油过多会增加曲轴箱内压力,还会窜进气缸燃烧造成积炭,让你的爱车早期受损。所以一定不要超过最高油面。车商换油时也乐意多加机油,往往一瓶机油加完了,他还另取以前剩下的给你加点。这JS不亏大了吗?NO!!!因为,超过的这几滴油费不了他几毛钱(1瓶几元的玩意儿),但他却在你的心目中揭下了JS的帽子,形象变得异常高大:哎呀,这JS不错呀,下次我还来你这换油。其实,最后你可不是在他这儿光换油就能解决问题的,还有火花塞、活塞环等等,早期损车的是你,今后赚钱的是他。
' m" D1 Q! H& G) P4 p. M z
/ E8 x4 }) u# V9 G7 b! a. J m" {$ S! z$ _" H. Q e
6 x, n2 w8 o; ]: T- ]$ F% v
# c2 a: O3 z2 f/ K! N+ p# ~
2 ~7 _' R) N# f2 z/ V) F4 x' a4 A
, i+ a- S: Q7 l( B下面解释一下基础油和添加剂的种类! # G8 G4 ~; b6 K; e
: Z3 m, w3 z! a- ~) X2 ` r9 X 基础油:
* s* m" T2 N% E7 I( _5 F7 |- E: ]9 Q1 P+ u; ?3 _$ W5 w% g) d3 y
1:矿物油 是从原油中直接提炼而成的,此种基础油因受限于原油先天性质,原油的来源,炼制技术,成本等等,在黏度指数,流动点和氧化稳定度方面便有一定的限制要靠添加剂来改善,因成本较低,现今市场上便宜的普通机油基本都是这种矿物油。
$ i; k3 c0 |2 ~0 u+ Z: `- c7 a/ g$ n* e; U
2:植物油 顾名思义就是从植物所提炼而成的,如黄豆油篦麻油 ,而使用较广泛,因为它能够在铁或钢的表面形成一层薄膜,现在有些试验性的赛车用油即采用植物油 & U- o0 _+ k' P( ]$ i
' b- U. F1 L" u4 m, |
3:动物油 通常用在齿轮的润滑上,如抹香鲸油有非常良好的抗磨和抗压的特性,它用于多数的有限度滑动的差速器。 ; r( e. a# w7 g
- L$ `/ v) l4 H8 ?) u至于真正发挥机油功能的添加剂,则为了配合不同的基础油的化学特性而稍作调整,其功效是不甚相同的。
0 g* u: [9 d6 s T0 j
# g4 }) X8 ]; E x 添加剂:
7 L% M5 c. s% e5 T; K8 P1 Y) d! v- M 1:清净剂 引擎在高温操作时会产生结胶和积碳的现象,这些必须靠机油中的清净剂来清除,其成分为金属盐类。
( U% h! }! r# ]) m
6 {' y, R% Z, x0 ~0 V' H 2:驱散剂或称分散剂 引擎在低温操作时,如非高速长时间行驶,会产生所谓的油泥,为防止其产生,机油中必须添加驱散剂,将油泥均匀的分散在机油中避免油泥沉积在机油滤清器,汽门推杆及活塞环上,造成润滑油路不顺而致使未被润滑的部分凿成磨损。 4 F3 u- n. s& u; W: b8 Z
! W1 S" a) @1 r7 c9 N
3:抗氧化剂 机油在引擎的高温下,特别容易与空气造成氧化反应,机油氧化之后颜色会加深,黏度会提高,因而增加机油帮浦及引擎的负荷,同时氧化之后产生的有机酸也会腐蚀引擎的零件,因此保持机油的氧化稳定性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极高温的涡轮引擎。
2 z; x9 a4 C ]% u! \$ ~. k# }' f. _5 D
4:防锈添加剂 为防止引擎的金属零件生锈,理所当然必须添加防锈剂,此种添加剂的成份均含有一极性基,利用分子间的极性吸附于金属表面,保护金属免受空气,水分及盐分侵蚀而生锈。 ) n! s' V, {8 O Z
2 Q1 w' p5 K: U6 @3 ?. ^ 5:抗腐蚀添加剂 与防锈添加剂一样,但前者用于保护铁族金属之零件而后者则用于保护非铁金属和合金零件免于硫份和有机酸之腐蚀。
2 ^+ c1 L; d3 k" X% x# y! e$ L% D7 ?
! v3 z \9 d& ~7 ^/ k 6:黏度指数改善剂 基础油受限于原油之本质,其黏度指数只能藉提炼制程改善至一定程度之后便须靠黏度指数改善剂了,也因为黏度指数改善剂的发明才有复级黏度的机油产生。
# t7 X) U: K8 L, K6 d, r+ G" C8 j+ Y
7:流动点抑制剂又称流动点下降剂 所谓流动点就是测定某一特定油料,当其开始不能流动的那一点温度,便是流动点,机油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蜡的成份(蜡虽然在基础油炼制时已经用溶剂消除,但仍然不能达100%),而这些蜡在低温一旦成为晶体固结时,会阻止机油的流动,为了使引擎在冬天能够顺利启动,必须在机油中添加抑制剂使流动点降低,阻止蜡份结晶,而适应寒冷的气候。
- {3 r9 q: I* S6 N1 J" F+ ]
: F: N9 i: i8 y) D1 i6 N- C 8:抗磨损添加剂 引擎在高温高压的情况下会出现所谓的接口润滑的情况,也就是金属活动面在高热膨胀的情况下,将油膜挤开,而形成金属与金属之间的直接摩擦,为防止这种情况产生,必须添加抗磨损添加剂这种添加剂在接触金属时,便发生化学作用,而产生一层保护膜来保护金属使之在彼此接触时免于磨损。 0 {; _0 z1 Y. n
6 I4 ?6 V; y2 ^+ n% q
9:消泡剂 机油在引擎内被反复的搅动,自然会产生泡沫,而有泡沫的地方就是没有油膜的地方,引擎便失去保护,而另一方面,有泡沫的地方,同时也代表与空气的接触面增大了,也加速其氧化,因此需添加消泡剂以避免泡沫之产生。 7 m( {! N3 d% m8 \8 X. D
3 ^2 b: L! ]% E! B$ ~ 10:染色剂 其功能有二:1.识别用,如汽车之自动变速箱油均染成红色,以便漏油时有利辨识维修; 2.行销广告用,例如日本的二行程机油大部分都染成淡蓝色或红色除了美观外,并可用以广告其润滑油中之基础油精练程度高,颜色淡,才有可能染色。
# k% `6 S7 w1 p4 P/ R5 N" |
, i* o% K$ H3 x+ f1 m+ |2 p3 ] 11:碱性添加剂 又称总碱价提升剂其作用在于提高润滑油中碱性物质的剂量其功效即是中和燃料(汽,柴油)中所含之硫份因燃烧后产生的酸性硫化物免的汽缸内壁及活塞环等被这些酸性物质所腐蚀。
6 @( Y' V7 _9 n" T# } L: _# L5 x
; w/ |0 }8 y4 Q. j9 J12:极压添加剂 多为硫化物,氯或磷之添加剂,在发生接口润滑时,能给予金属良好的保护其能防止金属面发生镕接,崩蚀,及咬痕等等,如市面上常有些润滑油或油精的广告宣称在转动的金属上能够承受多大的压力,此类便多半是靠极压添加剂的功用。 * m9 ~7 E+ n+ y9 u* v3 K9 Y; ~
" Z' M+ J" e, j# [13:乳化剂 乳化剂的目的在使润滑油中的水分产生乳化现象,防止水分和金属表面接触而产生腐蚀作用,常用的乳化剂有菜仔油,牛油,金属皂盐等等。
" ~) N3 ?9 A# c4 j+ i2 M
: d+ `- c5 r2 d# }; ~/ N14:中度极压添加剂 一般为极性化合物,对金属表面不起化学作用,但分子的一端附着于金属表面极难分辨,所以能承受的负荷比纯矿物油来的高,也可以称为油性剂. " @9 ]8 A+ N* C1 R
! o Z+ q4 s, v% \+ Q" N: J15:完全极压添加剂 大多数完全极压添加剂多含有硫磺,氯化磷的化合物适合添加在负荷高而且摩擦速度快的润滑油上,但是只有在遇到重负荷的时候极性油膜被破坏产生高温,而此高温时完全极压添加剂才会发生作用而形成化合物,在摩擦面之间形成一层固体润滑剂,代替已经破坏的液体油膜,一般极压添加剂都有缓和液体油膜被破坏的效果,故亦称为油膜增强剂。 |
|